四看“天宫课堂”,学生提问更“深奥”了
昨天,“天宫课堂”第四课在梦天实验舱开讲。在约48分钟的授课中,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生动展示介绍了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球形火焰实验、奇妙“乒乓球”实验、动量守恒实验以及又见陀螺实验,并生动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奇妙的“天宫课堂”成为启迪中小学生科学兴趣的一把钥匙。
沪滇职教联盟累计培养云南学生8500余名,实现滇西学生“看看外面世界有多大”的梦想
这几天,上海的中职学校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学生:他们中的许多人,需要通过步行、汽车、火车等多种交通方式的转换,花上一两天的时间来到上海求学。
上海首次登顶全球电竞之都!上海交大徐剑教授团队发布2023全球电竞之都评价报告
9月21日,上海交通大学文化创新与青年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徐剑教授团队发布了《2023全球电竞之都评价报告》,对全球20个电竞发展突出的城市进行了综合评估。上海在本次评价中超越洛杉矶,首次位列全球第一。
工博会精选?|专家标签库、推拿机器人……上海中医大展品赋能大健康
为积极探索建立产学研健康发展长效机制,聚焦成果转化,上海中医药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开发了专家标签库系统,汇集学:途偶腋绞粢皆鹤倚畔,为中医药产学研平台建设提供新启发。这一科研成果在工博会上亮相。
一技傍身,能够立身,相伴一生
“卷”的背后是各地对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按这样的趋势,技能大赛以后也许就像乒乓球比赛一样,拿全国冠军的难度要高于拿世界冠军。 过去,人才分为研究类、技术类、技能类等类型,现在这些类型已相互融合。技能人才走过只懂敲榔头、修电路的阶段,转化成了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车身修复“摇篮”再夺全国冠军冲刺世赛,杨浦职校有何成功的秘密?
19日,全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在天津落下帷幕。经过3天的激烈比拼,来自杨浦职业技术学校的朱俊峰如愿获得车身修理项目的金牌,并且顺利进入全国集训队,为备战明年的法国里昂世界技能大赛而冲刺。
全面推进更高质量的教育数字化,加快实现更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推进大会召开
9月21日,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推进大会在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召开。
上海新增“宝宝屋”托额7000余个 倾力打造“15分钟托育圈”
“幼有善育”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指数。在主题教育中,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将完善 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 列为专题调研和整改整治的重点内容。经过近 5个月的调研与整改,上海不断增加普惠性托育服务资源,打造“15分钟托育圈”,让“最柔软的群体”得到更优质照护。
益心成长,润心护航!普陀区推进全员导师制工作
普陀区在全员导师制工作推进中的探索与取得的阶段成效得到了市教委德育处领导的充分肯定。实施全员导师制,有助于在教育功能、育人方式、育人机制上进一步推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今后,普陀教育将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全员导师制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体系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加强协调落实,从培训赋能、优化资源、纳入评价三方面抓细抓实全员导师制工作的全面落实。
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闭幕,上海学校选手勇夺8块金牌!
9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在天津闭幕。本届大赛上海共派145名选手(含3名代表行业参赛的本市选手)参加全部109个项目的比赛。经过3天的激烈比拼,上海选手取得了10金10银10铜79优胜奖的优异成绩,超四分之三的选手获奖。
上海不断完善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让“最柔软群体”得到更优质照护
今年以来,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将完善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列为主题教育专题调研和整改整治的重点内容,经过近5个月的调研与整改,聚焦托育服务体系中的问题“解剖麻雀”,增加普惠性托育服务资源,并通过师资培训、优质园开设托班等方式提升托育质量,让“最柔软的群体”得到更优质照护。
我国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论文数量首居世界第一
9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2023》,报告指出,我国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论文数量首次排在世界第1位,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及被引用次数均排在世界第1位。
“花样开学”开启儿童求学之旅
新学年迎来新学生。对于儿童,上小学无疑是开启了人生第一段正式的求学之旅。为了帮助儿童尽快适应学校生活,世界各国都非常注重入学前后的指导。由于文化和传统的差异,各国的学前准备与入学指导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2023年被部分外省市普通高校录取的我市常住户口考生,一次性经济补贴10月8日可开始申领!
市教育考试院介绍,2023年被部分外省市普通高校录取的我市常住户口考生,符合补贴范围的可申领一次性经济补贴。符合条件考生可于2023年10月8日至12月31日期间登录“一网通办”网站(https://zwdtuser.sh.gov.cn/)或“随申办市民云”APP,搜索关键字“一次性经济补贴”找到补贴申请链接,登入补贴申请平台并填写相关申请信息。
赋能创新素质培养,这所小学打造了“融创城N+”智慧学习空间
张江高科实验小学坚持以儿童为中心,以“融美乐创”的办学主张,依托其地域优势,开创性地打造了“融创城N+”智慧学习空间,让孩子在创读、创玩、创思、创行中感受学习乐趣,获得综合能力提升。
工博会精选?|复旦大学:服务国家战略,19项科技成果亮相
9月19日,第23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拉开帷幕,87所国内外参展高校携815项高科技项目亮相。复旦大学今年共有19个项目参展,涵盖信息与通信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现复旦人在服务国家战略及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中的担当作为。
工博会精选?|断骨再生、脑控打字……15项科技成果领略华理“智造”
在今年的工博会上,华东理工大学共有15个项目参展,涵盖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环保民生、化工等行业领域。“耐蚀阻燃高强纤维增强塑料超高排烟筒研制及安装关键技术”等13个项目在高校展区华东理工大学展台展出,
1500余师生参与,这个国防动员集中宣传活动好“燃”
华东政法大学富田体育馆,巨幅五星红旗威严悬挂,1500余人齐声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庄严嘹亮的歌声响彻校园……在第23个全民国防教育日之际,由松江区人民政府和华东政法大学联合主办的2023年全民国防教育日上海市松江区国防动员集中宣传活动举行。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陈吉宁龚正出席第三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与这些顶尖人才逐一交流
以“聚上海、创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9月20日上午在沪开幕。
学界业界“最强大脑”齐聚,共同支招卓越工程师培养,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上海)成立
9月20日,一场头脑风暴围绕卓越工程师培养展开。院士、行业专家、名企高管……学界业界“最强大脑”在“创新之路:卓越工程师培养交流研讨会”上畅所欲言,共同为卓越工程师培养支招。
工博会精选?|上:J麓笱:足不出户掌握港口运作,助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你尝试过坐在3平米的空间就能畅游整个港口吗?你想足不出户就管理港口码头吗?你想在虚拟三维空间对物理实体做出数字映射吗?在工博会上,上:J麓笱У募跋渎胪仿痔サ跣槟庀质蹬嘌迪低常≧TG VR)引人关注,观众可以借助虚拟环境与现实港口实现“真实”互动。
上海交大举行首届可持续发展论坛
9月17日,2023首届上海交通大学可持续发展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开幕,本届论坛主题为“循环·引领永续发展”。来自可持续发展与ESG相关领域的投资者、实践者、关注者,以及上海交大校友、在校生超过300人现场参与本次论坛。
工博会精选?|上海工艺美院:VR赋能传统戏曲活态传承
原汁原味呈现传统戏曲的文化魅力,让数字虚拟人的水袖仿佛现实中的戏曲表演一样灵动飘逸……在本届工博会上,上海工艺美术学院带来的“适配真人中国传统戏曲仿真表演系统研发”项目吸引了现场观众的排队参与。中国戏曲遇到VR,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奔跑吧,教师“火炬手”
经过在浙江省内11个城市的接力,9月20日,第19届亚运会火炬“薪火”回到浙江杭州。第192棒,杭州技师学院整形涂装系教师杨金龙,是教师中最后一名完成接力的“火炬手”。
把根基深深扎进泥土里
其在着力解决乡村学校生存问题、乡村教育公平问题、乡村儿童享受高质量教育问题等方面做出了标本性示范:以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当代实践解决乡村学校育人实际问题。步入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的行知教育集团,迎面可见一尊陶行知先生塑像。校园环境清幽,树木参天、绿草茵茵,现代化教学楼里书声琅琅。9月的校园,一片勃勃生机。
9月21日10:30 上海教视带你探寻工博会上的高校“看家绝活”
9月21日(周四)10:30,上海教育电视台推出“做好创新策源地高校亮出‘黑科技’”网络直播,我们一起到2023工博会高校展区现场感知前沿科技,看高校师生们的“看家绝活”。
强抓手、树品牌、育人才:上海高校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在第三届“海聚英才”峰会上精彩呈现
9月20日,第三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开幕,此次峰会以“聚上海 创未来(Together We Shine)”为主题。作为峰会重磅系列活动之一的上海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精彩呈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大学分别举办了以“才聚交医 医路同行”“微电子赋能创新”为主题的论坛。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沈炜出席了两场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并致辞。
2024年研考时间公布,初试定于2023年12月23日至24日
教育部近日印发《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部署各地各招生单位做好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定于2023年12月23日至24日,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少数考试科目安排在12月25日。
华东师范大学:以教育强国为使命,探寻卓越育人新范式
近年来,华东师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将党的领导贯穿于办学治校全过程,通过实施“卓越育人、卓越学术、通识教育”三大纲要,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加速学科布局,积极探索建立新发展阶段高等教育卓越育人新范式,在不断迭代升级中引领教育模式跃迁,在推进高水平国际合作中提高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努力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一份数字化教育平台的“中国方案”
近日,在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应用》的实训课堂上,教师莫程凯正利用5G环境下的智能制造“C+R”实训系统,组织学生完成关节座柔性出仓实训。近年来,为了解决过去大型设备工位少、复杂任务操作难、独立操作风险大等堵点难点,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和企业合力打造了“5G环境下智能制造‘C+R’实训系统”,以便学生随时进行虚拟仿真(云端)操作。这是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的一个缩影。
“数智技术”赋能爱的教育
不靠补习靠兴趣、全面发展有特长,对于刚刚荣获2023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的高一学生王淳稷来说,数学潜质的发掘与钻研兴趣的激发,离不开他在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的学习经历。是老师用课堂大数据发现了他的优势特长,又通过课内外的个性培育找到了激发他潜能的钥匙。
上海多措并举努力实现“幼有善育” “柔性过渡”助孩子爱上幼儿园
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面向“最柔软的群体”。开更多的幼儿园托班、全面建设社区“宝宝屋”、开展家庭科学育儿指导服务……在连日的走访中,记者了解到,上海正努力形成同城联动推进社区托育的良好氛围。
工博会精选?|上海电力大学:用于超特高压电网的高电压宽频监测成套设备
在工博会上,上海电力大学的“用于超特高压电网的高电压宽频监测成套设备”引人注意。该项目由上海大学与国网上海电力公司合作,属于新能源与电力电工设备、器材,曾获“2022年国家电网技术发明二等奖”“2023年第48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已实现了7.2亿元的电网经济效益,并具备走出国门、海外推广的实力。
工博会精选?|?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围绕美丽健康、绿色化工,展创新风采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13项最新应用创新科研成果将亮相高校展区,围绕美丽健康、绿色化工、智能制造等领域,览科技力量,展创新风采。
工博会精、鈢上海二工大:12项科技成果亮相,深入推进“产学研”落地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进入新发展阶段,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以服务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持续深入推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利用学校的智慧优势、人才资源与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助力产业发展能级提升,实现“产学研”落地,相关科技成果亮相第二十三届工博会。
工博会精、鄚上海体育大学:“AI”赋能体育智能化学习与评价
武术运动是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如何客观评价与反馈动作标准,一直是更好普及推广武术运动的难点和重点,在工博会上,上海体育大学研发带来的“AI+武术”智能化评分设备让人眼前一亮。
工博会精、醸上海理工大学:更高端、更智能,展品科技感满满
填补国内空白的解理制造自动化装备、情感模拟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徜徉在工博会上海理工大学展区,纵使不懂原理、不懂技术,都想停下脚步,了解这些“黑科技”背后的故事,畅想科技创新助力产业升级的美好图景。
在整整100岁的教室里上课是什么体验?沪上这所高中为百岁教学楼庆生
对大多数人而言,9月19日是日历上的普通一天。而在上海市光明中学,今天,一场特殊的生日会在校园上演。迎来百岁生日的,是学校的“教学楼爷爷”。走过淮海中路西藏南路口的人,都能一眼望见这幢红白相间的法式小楼。
办好四件事 用心照护“最柔软群体”
今年,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更是将完善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列为主题教育专题调研和整改整治的重点内容,“办好四件事”,即一是开办更多的幼儿园托班,二是全面建设社区“宝宝屋”,三是开展家庭科学育儿指导服务,四是完善托育“随心查”信息渠道。
陈吉宁宣布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开幕,李晓红龚正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以“碳循新工业、数聚新经济”为主题的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开幕式暨颁奖仪式9月19日上午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
这堂课从一个“人”字、一首院歌开始: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八百多名本科新生迎来第一堂思政课
“每一位上医新生入学后第一课都要重新认识‘人’这个字,一‘撇’是技术的医学,一‘捺’是人文的医学。科学精神也是求真的人文精神。”日前,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用一个“人”字、一首院歌,开启了新生第一堂思政课。
87所国内外高校齐聚工博会,高校展区精彩纷呈
9月19日,以“碳循新工业、数聚新经济”为主题的第23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工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开幕,本届工博会展览面积30万平方米,有来自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家企业参展。
2023年上海市老年数字教育进社区行动正式启动,38个项目获评老年智慧学习品牌项目
9月19日,2023年上海市老年数字教育进社区行动启动推进会在普陀区长征镇社区学校召开。市教委副主任叶霖霖出席会议并讲话,普陀区副区长王珏出席会议并致辞。会上,“智学课堂”等38个项目获评2023年上海市老年智慧学习品牌项目。
上海:海聚揽英才,卓越筑高地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宝贵的战略资源。长期以来,上海让各类人才汇聚、扎根、干事创业、实现价值,开创“近悦远来”的人才工作新局面。
工博会精、遼上海师大智能排爆机器人:AI赋能新一代“拆弹专家”
在本届工博会上,上海师范大学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安康副教授组建的科研团队,携智能排爆机器人精彩亮相。团队完成了排爆机器人的技术攻关,在机器人上安装的深度相机成为了精准定位可疑物的“眼睛”,而机器人的手臂用来代替排爆人员完成抓取或者剪断引线的任务。
百年老校徐汇中学正式亮灯!多图展现海派文化腔调→
市绿化市容局介绍,徐汇中学作为“西学东渐第一校”,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徐家汇中央活动区中“海派文化之光”的百年文化建筑群之一。近期,这座百年老校已完成最后灯光调试,以新姿态全新亮相。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发布,研招管理规定有6大变化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介绍,近日,教育部发布《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明确,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定于2023年12月23日至24日,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少数考试科目安排在12月25日。网上报名工作安排在2023年10月8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预报名工作安排在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天宫课堂”第四课即将开课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带你走进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
“天宫课堂”第四课定于9月21日下午15时45分开课,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将面向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科普授课。届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面向全球现场直播。
“职教高考”怎么考怎么改?
又是一年开学季。经过“高考”的洗礼,很大一部分学生将步入占据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就读。而这个“高考”,其中包括“职教高考”。在2022年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时任教育部职成司司长陈子季表示:“职教高考”将成为高职招生主渠道。
一键收藏!杭州亚运会金牌赛事日历来了
杭州第19届亚运会即将开幕。本届亚运会预计将产生480枚金牌,这份金牌赛事日历,助你精准观赛!
沉浸式反诈!上理工新生在“剧本杀”中解锁防骗妙招
反诈也能玩剧本杀?你真的不会受骗吗?骗局全流程真实再现!近日,上海理工大学积极贯彻落实上海市教委关于加强高校识诈反诈宣传的工作要求,联合上海市公安局文保分局推出反诈沉浸式体验活动,以“剧本杀”形式让学生切身体验刷单诈骗全过程。
市民艺术夜校缘何一课难求
要问在上海年轻人中流行什么,上市民艺术夜校应该是其中之一。近日,2023市民艺术夜校秋季班开学,382门课程,9000多名学员遍布全市143个点位。一个月前的秋季班报名日,峰时一下子涌入超过65万人在线抢课。市民艺术夜校为何如此火爆?
将高技能人才作为职业目标
这两天,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正在天津举行。从上海参赛选手的组成来看,既有上海交通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学生,也有中高职院校学生、企业在职职工。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高技能人才。
8种口味的桃山雪媚娘流心月饼礼盒!华理月饼如“月”而至
国兴家和,月圆人安,又到一年中秋节,华东理工大学月饼也如“月”而至,不管是馅料口味还是包装格调,“华理月”都将中秋仪式感进行到底。
大师剧、大师展多元校园文化沉浸育人 上海财大开展“守护真理”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为纪念上海财经大学建校106周年、纪念孙冶方先生,上海财大面向全体师生开展“守护真理——五个一主题教育系列活动”,通过一部原创话剧、一场主题展览、一次大师精神报告、一台主创见面会、一轮互动讨论,引导广大师生校友深入走进大师孙冶方的精神世界,树立求真务实、不懈拼搏的人生目标。
让“最柔软的人群”幼有善育,全市新增托额7000余个,打造15分钟托育圈
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面向“最柔软的群体”,事关千家万户。为了着力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针对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存在着托育服务布局还不够合理、供给还不够充裕、价格还不够实惠、信息查询还不够便捷等问题,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将完善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列为主题教育专题调研和整改整治的重点内容。
这些年,上海靠什么吸引人才?
近日,第三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即将开幕。正如本届峰会主题“聚上海 创未来”所展望的,上海始终在为实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目标而努力。
11.5万人次!2023上海教博会线下展人气爆棚,近20场大直播今晚开播
9月15日-9月17日,2023第二十届上海教育博览会现场热闹非凡。近120家参展单位齐聚上海展览中心,展演、讲座、论坛、职业体验等活动精彩不断。为期三天的教博会线下展共迎来观众约11.5万人次!
李强对做好技能人才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9月16日在天津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对做好技能人才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技能人才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就业优先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宝贵资源。
回访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东北大学师生: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矢志不渝弘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把青年的热血奋进、学子的钻研刻苦熔铸成为祖国发展的青春力量,不断迎击困难、锻造自我,将自己的所知、所学、所能贡献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9月16日,读到习近平总书记给东北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刘嘉伟倍感振奋。
涵师德、优师风、强师能,虹口区召开全面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大会
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落实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推动虹口教育高质量发展,9月16日下午,虹口区全面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大会在区政府隆重召开,大会旨在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合力、振奋精神。
听院士讲开化纸“复活”的秘密 2023年上海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
16日上午,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2023年上海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仪式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千余项科普活动将会送到市民身边。
上海体育大学正式揭牌
上海体育大学16日举行揭牌仪式。上海市副市长解冬,上海市政协副主席虞丽娟为上海体育大学揭牌。活动现。虾J姓府副秘书长王平宣读了《教育部关于同意上海体育学院更名为上海体育大学的函》。
从“师二代”到“海二代”,上海最后一大波新生入住远郊校区,迎新的也是新生
9月第3周周末,从临港滴水湖、奉贤海湾到佘山脚下,上海多所高校的远郊校园迎来2023级新生入。且渤晌ι显20万萌新中的最后一大波报到者。
聚焦当下教育热点和难点,浦东原创音乐话剧引发热议
9月16日至18日,原创音乐话剧《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在浦东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上演。这是一部由上海戏剧学院指导,沪上青年话剧演员与数名浦东爱好戏剧的学子联袂演出的首部原创音乐话剧。首演当天,来自浦东新区10个学区的600余名学生、老师和家长代表们受邀观演,仿佛看到了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一幕幕被活脱脱地搬上了舞台。
“踔厉奋发强国防 勇毅前行向复兴”上海全民国防教育主题展开幕
9月16日,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警备区政治工作局、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共同主办,“踔厉奋发强国防 勇毅前行向复兴”上海全民国防教育主题展在黄浦滨江世博园区(龙华东路98号)开幕。
上海全民国防教育主题展开幕!这份线下观展以及线上专区指南请收好
本次展览个人参观无需预约,团队参观请提前3日(不含当天)登录“红途”平台电脑端(网址:https://hth5.shshxc.cn/tuanyue/),进入“展览预约”预约参观。
“大学生”演“大先生”,上海交大校园原创大师剧《海菜花开》震撼首演
9月16日,话剧《海菜花开》在上海交通大学菁菁堂震撼首演。交大学子们用一整个火热的夏季,完成了一次“从0到1”的集体创作,开展了一次鲜活的美育教育,打造了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
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风采录 | 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群教师团队:匠心育人 护航蓝天
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群教师团队是着力于产教融合的“双师型”团队。团队成员包含了承担学院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群四个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程的25名骨干教师,由民航维修学院院长、教授罗玉梅担任负责人。在罗玉梅的带领下,团队逐渐发展成一支结构合理、教学精湛、奋发有为、勇于开拓的民航飞机维修职业教育双师型创新教学团队,为民航飞机维修事业发展培养了众多优秀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
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风采录 |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绿色印刷与包装”教师团队:胸怀国之大者,深耕职
团队由国家教学名师、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顾萍教授领衔。团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为祖国培养人才”为己任,牢记为包装印刷行业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科技支持的历史使命,依托包装印刷行业,引导学生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上海高等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座谈会暨语言文字协同发展联盟启动会议举行
9月15日上午,上海高等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座谈会暨语言文字协同发展联盟启动会议在复旦大学召开。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副司长王晖、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杨振峰出席并讲话,复旦大学副校长徐雷出席并致辞。上海市教育评估院、上海高等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协同发展联盟高校、在沪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以及相关高校语言文字工作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这个周末,这场以教育为主题的博览会“嗨”翻了
戴上“XR眼镜”拆解汽车的电气元件、用中草药做书签、和人工智能机器人共舞……这个周末,上海展览中心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为期三天的第二十届上海教育博览会线下展览在此举办,吸引了无数家长和孩子慕名前来,边看边玩边体验,亲身感受上海教育发展的新变化和新成果。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征文选登|谢谢你,老师!让我看见未来,让我第一次觉得“我不差”
成长路上,你是否曾遇到过一位或几位好老师,用他或她的包容、信任、陪伴和鼓励,点亮了你的生命?今年暑假,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联合新民晚报社共同发起“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征文活动,以“谢谢你,老师!让我_______”为题,邀请全社会一起感念师恩。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征文选登|谢谢你,老师!让我学会用不完美的翅膀飞翔,让我发现学科之美
成长路上,你是否曾遇到过一位或几位好老师,用他或她的包容、信任、陪伴和鼓励,点亮了你的生命?今年暑假,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联合新民晚报社共同发起“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征文活动,以“谢谢你,老师!让我_______”为题,邀请全社会一起感念师恩。
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风采录 | 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教师团队:十年奋斗,报国裕民
长期扎根生命科学教学一线,夯实生命学科基础研究,注重前沿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人民生命健康贡献自己力量……在上海科技大学,有这样一支践行黄大年精神的教师队伍,他们中近九成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在学有所得、研有所成的事业上升期,毅然决然回到祖国,投身祖国的生物医药及健康产业的建设事业。
校校有特色 上海教博会集中展示“家门口的好学校”
这两天,上海教博会正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本次教博会特别开设上海16区“家门口的好学校”特色展区,参展学校纷纷拿出看家本领,实力演绎“家门口的好学校”的发展内涵。
聚上海 创未来!第三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将于9月20日至23日举办,峰会日程来了
第三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将于9月20日至9月23日举办,主题为“聚上海 创未来”,将举办“1+3”+“N”场活动,即1天核心议程、3天创业训练和路演活动、N场人才创新创业系列活动。
聚焦“人工智能与教育未来”,教博会高峰论坛主论坛举行
2023年9月15日,2023第二十届教育博览会“人工智能与教育未来”高峰论坛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论坛以“教育变革 智创未来”为主题,汇集业内外专家、学者、龙头企业代表,聚焦人工智能教育热点
“共创一流城市教育 共筑教育强国梦想 ”2023第二十届上海教育博览会开幕
由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主办的2023第二十届上海教育博览会9月15日在上海展览中心正式开幕。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闵辉出席并宣布本届教博会开幕,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等出席活动。
City Walk新玩法,领取《绿色“碳”索护照》去寻宝吧!
学生电子版绿色“碳”索护照2.0版上线啦!本次活动将通过实地寻宝、识别植物、科普知识等方式,倡导学思结合、寓教于乐,让公众在轻松愉快的打卡氛围中学到丰富的绿色知识。
工博会精、迀上海大学精海无人艇团队:向海而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上海大学参股的高科技企业精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专注于水面无人艇、水下机器人、海洋信息系统等智能装备系统研发及技术咨询服务。今年,精海无人艇团队将带着创新产品和服务亮相即将开幕的工博会。
工博会精、輡东华大学陈南梁教授团队:为世界首颗高轨卫星“编织”高科技天线关键材料
此次工博会上,东华大学陈南梁团队的星载大型可展开天线反射面金属网材料将作为重点项目进行推介并展出。同时,东华大学携18项科研成果参展,项目涵盖航空航天、环保民生、数字智能等多个领域,引人关注。
工博会精、軀华东师大姚叶锋课题组:用磁共振技术为食用油建立“指纹”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姚叶锋课题组基于“指纹”技术,实现了对不同食用油的品质评估、防伪和真伪鉴定等,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作出了积极探索。这一科研创新成果将亮相即将开幕的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
工博会精、踻同济大学谢雄耀教授团队:“云服务”为轨道交通建设“智慧”护航
经过数年产学研攻关,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谢雄耀教授团队,解决了轨道交通建设风险管控关键技术难题,为轨道交通建设保驾护航。这一科研创新成果将现身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
工博会精、趞上海交大王宇晗教授团队:解决“卡脖子”问题,为国产大飞机助力
国产大飞机能够自主生产精度如此之高的关键部件,离不开一项关键国产设备的诞生,它解决了高端镜像铣削技术与装备的“卡脖子”问题。这就是亮相工博会的“航空航天大型曲面蒙皮/箱底双五轴镜像铣削技术与装备”项目。该项目由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王宇晗教授牵头
工博会精、質复旦大学葛均波院士团队:“会消失的支架”让冠心病患者告别“金属心”
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团队与山东华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潜心15年攻关推出的首款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雷帕霉素洗脱生物可吸收支架Xinsorb,并亮相第二十三届工博会。
以非经济性回报改善教师待遇
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从教,要不断提高教师待遇。值得注意的是,保障教师待遇,除提高工资收入外,还应改善非经济性回报。
韩国竭力扭转“教育内卷”
日前,韩国教育部宣布,计划取消高考中的“杀手试题”,即超高难度考题。这让该国的“教育内卷”尤其是学习负担问题再次处于聚光灯下。
理性使用谐音词应成社会共识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社交媒体的发展,具有趣味性、时尚性和交互性特征的谐音词成为风靡网络空间的独特语言现象。谐音是一种修辞方法,通常具有“双关”效果,有助于增强语言表现力、幽默感和个性化。
打造真项目真课题“练兵场”,上海理工大学成立卓越工程师学院
14日,上海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成立。新学院由上海理工大学、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各理事单位共同发起,协同学校、企业、科研院所,聚集教师、学生、企业研发团队,全链条、全要素构建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
“上艇”开赛在即 “赛艇新势力”备战首秀
第三届上海赛艇公开赛本周六开桨,今年的比赛有一个新看点——首次设立青少年表演赛项目。作为赛场上的新面孔,参赛的小队员们正在有序备战中。
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风采录 | 上海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科教师团队:培养光明使者,助力强国建设
这是一支以探索光明,培养“光明使者”为己任的教师团队,更是一支以黄大年精神为感召、为引领,聚焦世界电力前沿科技,以服务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的优秀教师团队——它就是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9年“全国工人先锋号”、2022年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等荣誉称号的上海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科教师团队。
自主开发百余门主题课程 嘉定打造科创教育课程的“集散地”
在“双减”背景下,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日益火热。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对中小学生进行科创启蒙?嘉定区青少年科创集散地作为上海首家开放式科创空间站,经过五年的探索,已经开设了百余门科创教育主题课程,这些种类繁多的课程不仅提供了多样化的科创实践活动,也让同学们的科创梦在这里“生根发芽”。
“瑜”“理”相遇,京剧名家王珮瑜走进华理弘扬国粹
提起京剧,大多数人在脑海里闪过的标签是“国粹、博大精深、老龄化的”,会对它心存敬畏,但很少人会主动地去“懂”它。但是,有这么一位京剧人,正在竭尽自己所能使更多人“懂”京剧,她就是余派第四代传人王珮瑜。
做好2023年秋季学期高校学生资助,教育部提出5要求
2023年以来,受台风、暴雨洪涝等影响,部分家庭遭遇生活困难。为确保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顺利入学、安心就学,教育部日前印发通知,部署做好2023年秋季学期高校学生资助工作——
2023年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在沪揭晓,5位科学家同获殊荣
顶科协奖发布,2023年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WLA Prize,中文简称“顶科协奖”)今天在上海正式揭晓,“智能科学或数学奖”和“生命科学或医学奖”两个单项奖共产生5位获奖者。作为全球奖励金额最高的科学奖项之一,顶科协奖单项奖奖金各1000万元人民币。本届各单项奖奖金将由各位获奖者均分。详见↓
《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重罚“换马甲”隐形变异补课 青少年受教育“主场”重新回归学校
“双减”以后,如何对一些校外培训机构“转线上”“转线下”“换马甲”等隐形变异行为作出相应处罚,一直是行政处罚上的一个空白。近日,教育部印发《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53号),通过法治方式深化校外培训治理,保障“双减”改革不断取得实效。
“高分读高职”是理性务实的选择
据《中国青年报》9月11日报道,又是一年开学季,经过高考的洗礼,很大一部分学生将步入占据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就读。其中,部分学生高考分数超过了本科线,但最终选择高职专科就读。“高分读高职”现象引发不少讨论和关注,有人认为亏了,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更理性的选择。
“社会大美育”打造无界美育大课堂
今年,“打造100个‘社会大美育’课堂、推出5000场艺术普及教育活动”被列为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社会大美育”课堂的设立,立足专业机构力量,面向市民,鼓励专业文化机构更好地发挥好公共艺术教育职能。在“社会大美育”课堂的带动下,全市专业艺术场馆和机构积极参与,截至8月底共策划开展有主题、成系列、高品质的公共艺术普及教育活动4400余场。
这对“父子兵”十年间相继来华互为校友,从留学生到培训生上海校园重现国际范
9月中旬,正值大学生集中报到季,上海作为来华求学和访学的目的地重现“国际范”,各大高校出现久违的国际学生返校潮。其中如上海交通大学,一下子迎来全球93个不同国家的600余名来华留学生新生。仅在交大航空航天学院,这个月就将分3批迎来4个年级的50名俄罗斯本科生和研究生。